瑞士 WhatsApp 號碼數據

1. 你以為你的個人資料在 Facebook 上只有朋友能看?

Facebook 是使用人數最龐大的社交平台之一,每個月活躍用戶數量高達 28 億。對於許多人來說,Facebook 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用來分享工作、生活、興趣等各方面的資訊。

然而,許多使用者對於自己在 Facebook 上的個人資料究竟有多少人可以看到,卻存有一些錯誤的認知。以下就讓我們來揭穿 7 個關於 Facebook 個人資料瀏覽量的常見謠言。

1.1 謠言一:只有我的朋友能看到我的個人資料

事實上,Facebook 的個人資料預設隱私設定並不是全部對朋友開放。使用者可以自行調整每項個人資訊的可見範圍,從「只有自己可見」到「公開」都有。

即便是設定為「只有朋友可見」,只要你的朋友有將你加入「特別關注」或是「最親密的朋友」名單,他們也能看到你原本設定為「只有自己可見」的資訊。

另外,即便你把個人資料設為「只有自己可見」,Facebook 內部的演算法還是會根據你的行為習慣,提供給相關廣告商。所以即便你隱藏了個人資料,Facebook 仍然可以收集你的數據,並將其用於廣告投放。

1.2 謠言二:我的個人資料只會出現在我的個人頁面上

很多人以為,只要把個人頁面的隱私設定調整好,自己的個人資訊就不會外洩。但事實上,Facebook 會根據不同的功能和演算法,在各個不同的地方展示你的個人資訊。

例如,即便你把個人頁面的隱私設定調整到最高,你的個人資訊還是可能會出現在朋友的動態、朋友的推薦列表,甚至是 Facebook 的廣告版位中。

因此,單純地把個人頁面的隱私設定調整到最高,並不代表你的個人資訊就不會外洩。Facebook 會根據其複雜的演算法,在各個不同的地方展示你的個人資訊。

1.3 謠言三:我的個人資料只有 Facebook 的員工能看到

許多人以為,只要不是 Facebook 的員工,就無法查看到自己的個人資訊。但事實上,Facebook 的資料庫可能會被駭客或是內部人員非法 瑞士 WhatsApp 號碼數據 存取,導致個人隱私外洩。

2018 年,臉書曾爆發「劍橋分析公司」醜聞,該公司非法取得了超過 8700 萬 Facebook 用戶的個人資料。當時引發了全球性的隱私保護爭議,也讓人們意識到即便是 Facebook 內部,也並非完全安全可靠。

因此,我們不能完全相信 Facebook 會完全保護好用戶的隱私和個人資料安全。只要 Facebook 的資料庫存在,就永遠有被不法分子侵犯的風險。

2. Facebook 個人資料的真相

2.1 你的個人資訊其實是一個「商品」

很多人認為,Facebook 的服務是免費的,所以自己的個人資訊就沒有什麼價值。但其實,Facebook 的獲利模式正是建立在利用用戶的個人資訊。

Facebook 通過收集用戶的各種個人數據,如興趣愛好、瀏覽記錄、社交圈等,來對用戶進行精準的廣告投放。而這些數據就是 Facebook 的「商品」,是它賺錢的主要來源。

所以我們可以說,你在 Facebook 上留下的每一個足跡,都有可能被用來換取廣告收益。換句話說,你的個人資訊其實是一種「商品」,Facebook 是在以此換取獲利。

2.2 Facebook 會根據用戶行為「猜測」你的隱私資訊

即便你把個人頁面的隱私設定調整到最高,Facebook 仍然可以根據你的行為習慣,猜測出你的部分隱私資訊。

比如說,即便你沒有在個人頁面上顯示自己

的性取向,但如果你經常瀏覽同性戀相關的內容,Facebook 的演算法就可能猜測出你的性取向。

又或者,你經常在動態中分享運 Zallo 資料庫列表 動和健身相關的內容,Facebook 就可能判斷你的健康狀況。即便你沒有在個人頁面上直接透露這些資訊,Facebook 仍然可以根據你的行為習慣來推斷。

所以即便你刻意隱藏了自己的個人資訊,Facebook 的演算法也可能會根據你的行為模式,來猜測出你的部分隱私。

2.3 Facebook 的隱私政策一直在變化

Facebook 的隱私政策一直在不斷變化,用戶需要隨時關注。比如 2018 年,Facebook 就曾經更新隱私設定,讓用戶可以更加細化地控制個人資訊的公開範圍。

但隨著 Facebook 業務的不斷擴張,它的隱私政策也在持續調整。有時候,這些變化並不會第一時間通知用戶,而是漸進式地推出。

所以我們需要時刻關注 Facebook 的隱私設定,並適時調整自己的個人資訊公開範圍。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隱私。

3. 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的 Facebook 隱私

既然 Facebook 的個人資料瀏覽量存在這麼多的誤區和隱患,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的隱私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3.1 定期檢查隱私設定

Facebook 的隱私設定一直在變化,所以我們需要定期檢查自己的隱私設定,確保個人資訊沒有被意外公開。可以設置提醒,每隔一段時間就檢查一次隱私狀態。

3.2 限制個人資訊的公開範圍

對於不同類型的個人資訊,我們可以設置不同的公開範圍。比如說,工作信息和聯絡方式可以設置為「只有自己可見」,而興趣愛好可以設置為「所有人可見」。

3.3 善用隱私檢查工具

Facebook 提供了隱私檢查工具,可以幫助用戶及時發現自己的個人資訊是否被意外公開。用戶可以定期使用這些工具,檢查自己在 Facebook 上的隱私狀態。

3.4 減少個人信息的分享

如果覺得自己的個人資訊太多,可以考慮減少在 Facebook 上的分享。僅分享必要的信息,儘量避免透露太多隱私細節。

3.5 使用隱私保護插件

除了 Facebook 自身的隱私設定外,用戶還可以考慮使用一些隱私保護插件,如 Privacy Badger 或 uBlock Origin,來進一步加強對個人隱私的保護。

透過以上這些措施,我們可以在使用 Facebook 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隱私安全。畢竟,在這個信息高度透明的時代,保護個人隱私已經成為每個人必須要重視的課題。